2025年10月阅读书摘

他常说,政府还会拆掉我们周围更多的房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他从不操心将来。在“拆那儿”住了四十多年,他早已明白,凡事没有永远。

2025年10月阅读书摘
Photo by Bernd Klutsch / Unsplash

10月阅读记录

  •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Done
  • 《纯粹·一个人的马拉松》Done

10月阅读书摘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200
  • 书名: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 作者: 彼得·海斯勒
  • 简介: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 出版时间 2014-03-01 00:00:00
  • ISBN: 9787532764952
  • 分类: 文学-纪实文学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胡同情缘

  • 📌 他常说,政府还会拆掉我们周围更多的房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他从不操心将来。在“拆那儿”住了四十多年,他早已明白,凡事没有永远。

新城姑娘

  • 📌 我一直偏爱中国的夜色,簇新的城市所具有的瑕疵都隐藏在了夜色之下。

永沉江底

  • 📌 新城镇出现女人通常是一个好迹象——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毕。只要看见孩子,你就知道新城镇已经具有了活力。

  • 📌 人们所说的未来,其实就是明天。

  • 📌 历届政府的政策都致力于把上述地区改造成耕地。很多做法对环境的危害非常之大,当地居民坚决反对,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东西对耕种有利。但是她也注意到,近年来已经很少有针对这些计划的反对声,原因之一是市场经济改革赋予了人们更多的动机,以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过去,政府的种种运动往往要提出一个抽象的目标,比如1950年代末期提出钢铁产量要超英赶美。这样的目标只能激励农民一阵子——但现在大家想要的是电视机、电冰箱。政策缺乏稳定性教会了人们尽量避免长远规划。“自1949年以来,政策经常在变,”江红告诉我。“你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1980年代末期,人们觉得改革是一次机遇。大家都要抓住这个机遇,因为那可能又不会长久。”

离乡回乡

  • 📌 “在中国,搞体育的目的是为国争光,”姚明回答道。“我并不反对这一点。但我并不认为那就是体育运动的全部目的。我打球还有个人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完全不要爱国主义,但我觉得体育运动的意义应该变一变。我希望中国的朋友们知道,我打篮球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自己。在美国人看来,如果我输了,那就是我输了,是我个人的事情。但对中国人而言,如果我输了,那就意味着其他人跟着我一起输了。他们总认为我是他们的代表。”

主队

  • 📌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已经发展到了适合举办奥运会的绝佳时期:劳动力依然廉价,政治责任依然微不足道,不断崛起的中产和上层人士愿意观看比赛并以此为荣。这些人对于奥运会的反应才最为热烈——主要是年轻人和富裕群体。坐上看台,你很容易就会忽略,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来自农村。

中国巴比松

  • 📌 丽水的经验似乎与全球化所带来的公认的好处之一——经济交流会自然而然地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背道而驰。不过,还有一种批评声也与丽水经验相矛盾——他们认为全球化网络会让位于最远端的劳动者迷失方向并遭到伤害。我在这座城市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铭记人们对于各自所从事的工作感受到多么的舒心。他们无需关注自己生产的商品被谁消费,自我价值也几乎不与这些商品的买卖有什么牵连。没有控制的幻想——丽水这样的地方虽然偏僻,但瞬间便能感知世界市场的需求,人们普遍接受其中非理性的要素。如果没有了工作,或者丧失了机会,人们不会浪费时间去琢磨其中的原因,而是径直前进。谦逊将助他们一臂之力,因为他们从来没把自己想象成世界的中心。陈美子选择专业的时候,并没有指望找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反而指望拥有与工作相匹配的新能力。她的职业与个人性格和过往经历毫不沾边,这和她描画的风景一样,并没有让她觉得不知所措——如果有的话,这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加简单。她分不清外国的工厂和农场,但这无关紧要。镜子里的倒影让她专注于细节;在更大的风景面前,她从未觉得无所适从。

去西部

  • 📌 一般而言,体育比赛是一种视觉活动;你挑选位于前方的地标和选手,设定为目标。可当你跑到前方之后,剩下的只有声音:你的呼吸逐渐清晰可辨,跨步的节奏同样如此。你聆听着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偶有观赛者发出欢呼声,随即陷入沉默,你会读秒,直至他为下一位选手发出欢呼声。

  • 📌 我一直没去领取这次比赛的奖品。这就是彼得·张的精神——面对奖品和意外之财他抽身而退,他还知道,像所有外国人那样,一旦迷失方向你就得问路。不管怎么说,过程本身才最为重要。我独自一人跑过法兰克·辛纳屈大街,还登上了拉斯维加斯的电视屏幕。我与汗流满面、扮相酷似猫王的参赛者握过手。终于,我回家了,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在美国,这就够了。

纯粹·一个人的马拉松

  •  纯粹·一个人的马拉松|200
  • 书名: 纯粹·一个人的马拉松
  • 作者: 黄春华
  • 简介: 《一个人的马拉松》是一部有关马拉松的纪实散文。黄春华作为作家和长跑亲历者,以我笔写我心,写出了自己长跑过程中的甜酸苦辣,写出了跑友们的喜怒哀乐,记录了一个普通的马拉松爱好者成长为对马拉松有独特人生体会的实践者。
    本书从字面上看是写了作者如何参与了马拉松的体育运动,并在参加此过程中与众多爱好者一起克服困难,终于取得此项运动的优胜。但实际上,作者通过参与运动的过程,详尽描写了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的哲学思考,“看起来是万马奔腾,其实只是一个人的朝圣。”人生亦是如此,表面上热闹非凡,其实你真正的高兴、痛苦、寂寞又有谁懂?一切都需要自己独自默默地承受。全书文字流畅,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就像马拉松运动一样,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愉悦。
  • 出版时间 2022-07-01 00:00:00
  • ISBN: 9787559849007
  • 分类: 文学-散文杂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第一次流泪

  • 📌 回望我的第一个全马,我总结了两条:一定要耐得住最初的慢,一定要顶得住最后的快。人生正该如此。

17 到底能跑多远

  • 📌 人生是一场长途奔袭,到了我这样的年龄,就是时下所谓的油腻中年,似乎脚力不济了。可细想一下,并不是脚力的问题,而是我们已经得到的够多了,多到谁也舍不得放不下了。